核共体执行机构顺利完成红沿河核电项目核保险装料前风险检验

来源:发布时间: 2011年12月05日

  11月21日—23日,中国核共体执行机构组织安排了针对辽宁红沿河一期核电站(即将竣工)的起保前风险检验。红沿河一期1号机组计划于2012年4月装料,届时将进入核共体核运营期保险保障范畴。依惯例,只有经过核共体风险检验的核电站才能在核共体体系投保。为了确保红沿河核电站能够按期获得核保险的保障,中国核共体执行机构为红沿河核电站安排了此次装料前的风险检验。执行机构左惠强总经理和刘玉波总经理助理作为中国核共体执行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检验活动。

  中国核共体执行机构从2010年即密切关注红沿河核电项目进展,并分别于2011年3月和8月先后两次拜访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就核保险业务的开展和风险查勘的具体操作与客户进行了友好、充分的沟通,为本次风险检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经与国际核共体体系工程师分委会以及辽宁红沿河核电公司方面的反复协商,最终确定了本次风险检验安排。此次检验共有来自英国、北欧、德国、中国核共体的4位工程师参加。检验期间,检验组分别从核安全运行和第三者责任、机械损失和消防等三个方面对红沿河一期核电站装料前的生产准备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同红沿河核电的专家们进行了坦诚公开的讨论并对电厂进行了实地察勘。检验组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工作态度得到了电站方面的高度评价。

  中国核共体执行机构为确保此次检验顺利进行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时间安排、日程和项目设计、材料审核等,并应客户需要多次对检验具体内容进行澄清,协助客户顺利完成了检验材料准备。中国核共体成员公司--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及中国太保作为红沿河一期核保险业务的潜在出单公司,均派人全程参与了此次检验,体现出对核电业务的重视。人保财险作为红沿河建安工险的主承保人,在检验期间从人员接洽、材料准备、问题澄清以及现场协调等诸多方面对检验相关工作予以了大量协助,确保了此次检验活动高效、顺利的完成。

  检验活动得到了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主管生产工作的郑伟平副总经理及杨卡林总会计师等公司领导均亲自出席了此次检验的入厂会及出厂会,多个部门处室参与了检验材料准备及讨论活动。

  红沿河核电表示,核共体风险检验不同于其他同业评估的关注角度,提出的改进建议切合红沿河核电实际情况,对于即将到来的热试和装料等工作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核电厂将积极听取认真分析检验组的意见,抓紧落实,并将继续同中国核共体共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通过此次风险检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核共体和国际核共体体系对红沿河核电项目的了解,立足自身视角为客户提供了风险管理服务,实现了中国核共体风险管理的职能和目标,也为今后电站核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背景: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是中国“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是继岭澳II期后第二个采用国产化CPR1000反应堆技术的国内电厂,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厂和最大的能源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建设4台核电机组。1号机组预计将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按照45:45:10的股比投资组建,负责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该项目的建设在国家核电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自主化、国产化水平,促进核电人才培养、技术经验积累和装备制造业升级,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建设以及对于满足辽宁省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优化东北电网结构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重要意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