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首座浮动核电站完成反应堆装料
2018年10月2日,俄罗斯在位于摩尔曼斯克的Atomflot公司完成了向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两个反应堆装载核燃料的工作。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长144米,宽30米,排水量2.1万吨。它将逐步取代正在退役的比利比诺核电站和查恩斯卡亚联合热电厂。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表示,已经在开发第二代浮动核电机组,新机组将配备两个RITM-200M反应堆,每个反应堆的功率为50 MWe。该公司指出,尽管具有更大的发电能力,但新的“优化”机组将比“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所使用的机组更小。
俄罗斯与印度签署核领域合作行动计划
10月5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19届印俄双边峰会期间,印俄双方签署了核领域合作优先次序和实施行动计划。俄罗斯和印度同意共同努力,提高印度6个在建核反应堆项目的本土化水平。
新建项目将在俄罗斯的改进型VVER 3代+技术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印度的自主设计理念。
福岛一核储罐内大半含氚水的其他放射性物质超标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9月28日透露调查结果,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净化后保管在储罐内的含氚水中,相当于约8成的75万吨氚以外放射性物质活度超过了排放的法令标准值。东电表示,今后进行排放入海等处理时使用“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等再净化。
据日本共同社9月29日报道,此事将在10月1日召开的探讨处理办法的日本政府小委员会会议上报告。东电用ALPS处理第一核电站产生的核污水,但无法去除氚,持续积存在储罐内。围绕含氚水的处理,排放入海被认为是可能性较大的选项,8月底召开了直接征询国民意见的听证会,但会前发现氚以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质残留一事。听证会上,“讨论的前提崩塌”等批评声涌现,几乎所有与会者反对排放入海。(信息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