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核电标准,助力核电安全迈上新台阶

来源:中国核共体执行机构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01日

  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新投产7台核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884万千瓦,AP1000和EPR等第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相继在我国建成投产。2018年核电发电量约29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2%【1】。至此,我国目前在运行核电机组正式达到45台,装机容量达到4590万千瓦,排名世界第三。在建机组数量11台,排名世界第一。

  我国要做核电大国、强国,要进行产业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离不开核安全标准的完善和提升。“核安全标准是核能开发利用行为、设备、系统等应当满足的技术指标和规范的总称。核安全标准是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安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是实现核与辐射安全科学管理、强化各环节监管的重要基础,也是规范核能技术利用生产经营、促进核行业健康发展的技术保障。【2】”

  核电行业标准做的好,不但可以提升行业安全管理和监督水平,还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核电发展遇到的内部和外部问题。比如当下社会民众对核电安全依然时有疑虑,华龙1号的融合需要行政力量推动,美国开始利用核电技术问题对我国核电出口和发展进行掣肘等等。这些其实都与我国目前核电标准影响力弱,不够统一、先进有一定关系。

  “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对应到核电领域,扩展到国家之间的水平竞争。那就是一流的核电国家定标准、二流核电国家做品牌,三流核电国家做产品。应该说,我国现在还处于二流核电国家向一流核电国家迈进的阶段。在核电建设初期,我国核电建设只是一个引进者,追随者,尚不具备制定自主核电标准体系的条件。但目前阶段,我国核电规模和品牌已经初步建立,制定我国自主的核电标准体系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甚至已经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

  我国核安全法第八条明确提出“国家坚持从高从严建立核安全标准体系【3】”。这一法律规定与我国核安全观是相一致的。我国已经将核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体系,明确了对核安全的战略定位。对核安全问题也一直是要求确保绝对安全,确保万无一失。

  核安全法颁布后,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核电标准化工作,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强核电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着重指出了现在核电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核电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由于多堆型、多技术路线并存,客观上增加了制定自主统一核电标准的难度,特别是与核安全密切相关的核岛机械设备领域,分别参考法国和美国标准制定了两套标准,没有形成自主统一的核岛机械设备标准。二是核电标准应用不理想。由于现有标准在完整配套、协调自洽等方面仍有不足,工程建设中尚未形成全面、系统采用我国自主核电标准的局面。三是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不够。国际上,核电领域普遍使用ISO、IEC以及美国、法国的标准,我国核电标准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该《指导意见》提纲挈领指出了核电标准建设目前的痛点和关键,为今后标准提升指出了实施路径。个人认为国内核电标准化问题除上述提到的3点问题外,还需要注意核电设备相关的试验、调试标准的一致性问题。我国有些核电设备采用欧美标准设计采购,但实际维护使用中,其试验和调试往往参考国内标准,而国内相关标准主要是为一般行业制定,其是否能满足核电的高安全要求值得商榷,需要专业的分析和审查。但直接采用往往容易导致设计和日常维护水平不统一、设备的安全性能无法保障。这一现象尤其是在常规岛的行业标准方面比较突出。目前我国核岛与常规岛的安全标准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但核岛与常规岛对于核电厂运行而言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安全标准制定的原则和具体安全要求有必要保持一致和无缝衔接。尤其是涉及常规岛与核岛共用或者共通系统的标准方面,有必要成立统一的标准制定委员会进行协调或者统一制定。

  我国核电发展已经进入创品牌、定标准的新阶段,高标准、严要求的行业理念有必要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贯彻始终。而且核电设备涉及各行各业,核电行业标准某种程度上也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体系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水平,其行业标准的提升对其他行业也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中国核共体一直致力于为国内核电行业提供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服务。2018年中国核共体保障的境内核工业财产和责任达到8000多亿元。中国核共体技术团队每年都为国内核电厂、核能相关投保设施提供高质量的风险检验服务。而且借助国际核共体的全球网络优势,中国核共体通过邀请国际有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和行业交流等方式为国内核电厂提供最新、最严格的核电行业标准和规范建议。今后中国核共体也将继续和国内核电同行一起为我国核电标准的完善和提高贡献力量。

[1]国家能源局官网,http://www.nea.gov.cn/2019-01/24/c_137771122.htm

[2]中国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释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201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