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资产固定收益部党支部“讲好百年党史 激发奋进力量”系列活动展播

来源: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15日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实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中再资产固定收益部党支部组织开展“讲好百年党史 激发奋进力量”系列活动,支部每位党员同志声情并茂地讲述党史故事,并录制视频,促进党史学习入脑入心。同志们一致表示,要围绕“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的目标要求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记在心间、扛在肩头,立足本职岗位,真抓实干,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现将支部党员讲述党史故事的视频合集进行展播,并分享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悟。

  讲述人:刘凡

  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在干事创业中牢记使命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源于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作的一次著名的演讲。当时,在为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同志第一次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贯穿党的百年历史,激励着一代代党员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作为共产党员和资产管理从业人员,我们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足新时代和本职工作,时刻保持“夙夜在公”的心态,多措并举,开拓创新,有效防范投资风险、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努力交出一份优秀的投资业绩答卷。

  讲述人:魏聃

  江姐的故事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在临死前,江姐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是写给表弟谭竹安的。遗书中说:“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绝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遗书中满载江姐对孩子的牵挂之情,也满承着江姐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也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怀着对革命事业、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无限向往,舍弃了她难以舍弃的一切。她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值得代代共产党人学习.

  讲述人:李强

  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

  1921年7月30日,中共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南湖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关于工作任务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人的征程就此展开。中共一大的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历史证明,革命和建设没有现成路可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作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我们要发扬“红船精神”,始终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信仰,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述人:徐蓓

  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五四运动爆发后,接受革命新思想,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

  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

  被俘期间,日军对赵一曼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6月28日,赵一曼在医院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但很快被追敌再度抓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年仅31岁。

  通过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故事,我们感受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要为国家的发展,为民族的复兴,为全体人民的福祉艰苦奋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讲述人:刘强

  高君宇——生如闪电之耀亮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19年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学生组织负责人之一;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的领导人之一。

  高君宇短暂的一生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壮大党的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国青年革命的健将”,他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邓中夏等一起并肩战斗多年,实践了“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的革命誓言。

  虽然高君宇革命先辈英灵早逝,但他的革命精神却像火花般依然燃烧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谱写红色赞歌。

  讲述人:王博森

  党旗的由来

  旗帜是形象,旗帜是方向。中国共产党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这面以红色为底色,左上角缀有金黄色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图案的旗帜,伴随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

  那些红色的记忆,是我们永恒的丰碑;一声声一句句的誓言,是我们心中的颂歌。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上,党旗的光辉,祖国的荣耀,生动地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伟大。

  讲述人:倪旭君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党务工作者王会悟与一大的故事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一位名叫王会悟的女青年,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把13位“一大”代表从上海石库门带到了南湖的红船,并一路承担了“一大”的保卫工作。中共“一大”顺利闭幕,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期望和人民解放的重托,在灾难深重的中国正式诞生了。从这一刻开始,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浩瀚革命拉开了序幕。其背后是以王会悟为代表的每一名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作为共产党员和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者,我们要学习王会悟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随机应变能力,扎扎实实履职尽责,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讲述人:王锡尧

  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1933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在前四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毛泽东被剥夺红军指挥权后,博古、李德搬用正规的阵地战经验,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进攻受挫后,又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短促突击”的战术,同装备优良的敌人打阵地战、堡垒战,使红军日益陷入十分险恶的情势。为保存革命力量,必须进行战略转移,原来推行“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在突围和战略转移的时候,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将毛泽东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35年2月8日,根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发言内容起草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后印发。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遵义会议后,党和红军在历经艰难曲折、跨过生死攸关的转折之后,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光影魔术手拼图_副本

关闭